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

ゲストハウストンボ日和

トンボ,日語中蜻蜓的意思。
暫留於此的房客,有如鴨川上的蜻蜓一般,點過水面就離去。

遊學期間,我選擇住在這個距離出町柳站步行不需一分鐘的小民宿裡。校方曾提供幾處與學校合作的租屋地點,但我覺得挺偏僻,上學、出遊皆不方便,才自己找了民宿。

這民宿帶給我的感受一直是五味雜陳,因為優缺點都不少。來京都旅行兩次,第一次住町家,第二次住Tonbo,都是民宿。忘記從哪聽來,住民宿更能貼近當地人的生活。儘管有些不便,但若想體驗所謂人情味濃厚的民宿,絕對是這裡沒錯。

如果真有哪天住飯店住膩了,我會選擇再來住一次Tonbo吧。




Guest House Tonbo,是位在鴨川岸邊的一戶兩層樓民宅,由一條細長的步道進入,如果沒有這盞燈,很容易就錯過。房屋與步道一樣狹長,總讓人感覺像是違建,但不是噢。

一樓是和式桌置中的交誼廳,四週放滿各式旅遊書籍(有台灣!)和食譜,左側是乾濕分離的浴室和廁所(男廁很Wild,雖然沒有細看,但浴缸似乎是架在草地之類的地方,大部分的男性還是乖乖和女生一起排浴室),右側是廚房,在最角落的房間是管理人室,偷偷探頭望去,是一間不大的和室。樓梯間放了一台老舊的桌電,還有可玩各式卡帶的不知名機種電視遊樂器(經我描述,宅男K猜測應該是紅白機),不能看電視節目。

二樓都是房間。類型分為個室和宿舍兩種。位於京大、同志社大、京都造芸大附近,住宿價格上提供了包週/包月的優惠。

當初在網路上同樣查不到幾筆這間民宿的資料,原本我想住一人個室,可以上鎖(想說一人在外謹慎一些),因為一些原因改成宿舍型的四人房。想想在京都大多時間都是在外四處逛,回到住處也只是寫作業、盥洗和睡眠,住宿環境不用太苛求。有室友也挺好的,即便不認識,莫名有股安心感。

這裡的樓梯,非常古老。猶記得前年在町家楽座走過會發出咖滋咖滋聲的木板,深怕沈重的行李會拖出兩道裂痕;Tonbo的樓梯,樓板窄,坡度陡,寬度又小,幫我Check-in的是位身穿居家洋裝的白皙少女,她抬著我的行李走到二樓,在後方的我真擔心她會失足跌下來。因為這樣驚險,上下樓梯時也就更小心翼翼,在這住了一個月,還沒跌下樓梯過,可喜可賀。


語言學校每天都有一課的進度,放學帶一張B4的作業回家,所以桌椅是必須的。在後期往往作業的拖延症發作,在這張會搖晃的木桌上先是看半澤直樹,再來看生活大爆炸。洗完澡、摸完所有的魚,直至睡前想起未寫的作業,這才快馬加鞭。所幸題目雖多,但不是特難。一些填空,一些照樣問答題,簡單寫完,快速收工。



簾後的小小單人床,是敝人的小宇宙。打開讀書燈,睡前要做的事,除了不捨地摸摸麥書向他道晚安外,將所有3C產品就充電位置,調整鬧鐘。安頓好身旁的法國兔小公主,即可躺妥。
床墊是熟悉的兩層厚度,棉被枕頭也都鬆軟舒適,每過一週,親切的房務姊姊會通知「今天要換床單噢」,這就是住民宿的最大好處,不用打掃。不用洗被單刷浴室。Nice。

在外頭奔跑一整天,回來在腿上肩上貼滿休足時間和撒隆巴斯。涼涼地,可以睡了。

說到房務人員,我覺得比較接近打工換宿的性質,和房客一同住在宿舍房裡。我住的那間是靠窗邊最大的客房,左右各兩組上下舖,所以是八人房。因為西曬,都會拉下窗簾。

屋主應該是那位有點圓的眼鏡大叔,通常會跟高高的眼鏡大叔同時出現。在這就先不YY兩人的關係,不論是房務或者屋主都很親切,知道我來京都是為了學日語,總是用盡各種詞彙和我交談,必要時參雜些日式英文,大小聚會也都不忘樓下揪樓上,務期一個歡樂非凡的party。

我生性害羞,再加上有很多自己想去的地方,只參與到一次章魚燒聚會。


我回來的時候大家正在準備各種材料,回來晚了,就負責料理和吃。似乎每個關西人的家裡必備的章魚燒機,Tonbo有兩台,來自東京的Satomi和我翻弄章魚燒,手法有些拙劣,但好吃比外表重要!章魚腳切得渾厚,加了泡菜堪稱一絕;特別的是,似乎正統的章魚燒都會加蒟蒻,這和台灣的章魚燒不同,第一次在章魚燒裡吃到蒟蒻,有點驚奇。

當時的房客除了我,還有一位澳洲人,一位在美韓國人。大家一邊喝著冰麥茶,一邊笑著說「啊章魚燒好難翻噢~可是好好吃~」聊各國的趣事,日英交雜,倒也溝通無礙。韓國女生看到我的探險活寶手機殻,大聲說「Finn and Jake!」當下,我心裡一陣激動——因為幾乎沒有日本人認得出來阿寶和老皮。也許是本地的動漫早已競爭激烈,輪不到他國卡通上陣吧?

特別的是某日早晨上課前,屋主說晚上有流星雨,可以一起去鴨川三角洲看。我不好意思地問可以帶朋友一起去嗎?他很熱情地說當然沒問題,人越多越熱鬧。
晚上吃完高安拉麵,騎著單車回民宿,屋主和房務姊姊正在攤一面很大的藍色帆布,整個攤開上頭大概可以躺超過十個人。我覺得這完全超越野餐布的定義,而是看流星布了。

印象中,夜晚的鴨川三角洲,真是聚集一切左京人群的集散地。那晚躺在大帆布上看流星,夜風涼爽,繁星點點;偶有一顆流星劃過天際,四處便響起「喔!」的驚嘆聲,顧著聊天忘了看天空的少女們也會哀嘆「沒看到啦!」「剛剛流星是在哪裡?」之類的話語,像是漫畫裡那種特殊造形的字樣砰砰地發散在空中,比流星更熱烈,很是有趣。


這裡的廚房,絕對不是裝飾。實實在在的瓦斯爐,各式烹飪器具,無論平底鍋還是煮湯用的深鍋,烤箱、微波爐,一應俱全。在這裡度過許多美妙的料理白癡煮菜時光。可惜的是冰箱非常小,非常非常小,無時無刻處在爆滿狀態,想要冰東西必須練會各種鑽縫隙技巧,而且務必在上頭寫名字。有次買大盒果汁發懶沒寫,隔天就在回收箱見到那果汁的空盒。

餐桌很特別,課桌椅再利用,拼上綠色的磁磚。餐具的茶碗、茶杯也是各種精巧,每只陶器瓷器都帶有溫度,很難找到不好看的。

在廚房裡掛著的這塊白板,上面標示著附近的去處。可參觀的景點,可買的超市,可洗的澡堂,都是步行可達的距離。沿著出町柳站走進小巷弄,連接到京都大學所在的百万遍,學生匯集之處,必有各式經濟實惠的寶地。一間大藥妝店霸氣地立在街角,上頭還有100円店。這是一間,真正的100円店,稅入100円。如超市一般,有生鮮食品(大多是冷凍包裝)、零食飲料、文具和生活用品。



最後,想說的是,在Tonbo雖然不能盡情地看電視節目(之前打的「嵐番組連発」算盤全滅),需要排隊洗澡上廁所,冰箱超級爆炸很難冰東西,晚上十二點前都會聽見叡電進站的鐵軌聲響,房客來來去去時而遇上極吵雜的少女組;但是每日出門前一邊穿鞋,一邊向爸爸般於交誼廳看報的屋主說「いってきます」,並獲得一句輕如鴻毛的「いってらっしゃい」;同理,累了一天回到民宿,在交誼廳的大家同時抬頭,朝氣地喊「おかえり」,雖然知道這是他們日常生活中極細微的一處習慣,但身為台灣人的我還是稍微地被感動了,悄聲回應「たたいま」。

起初不習慣這些招呼,回答得很生硬,後來也融入了。屋主和房務姊姊們無微不至的照護,像家人一樣親切但不突兀。然而日日有人迎送的地方,我覺得,很像家。




/info/

ゲストハウス トンボ

075-200-5725
空室狀況/預約介面
〒606-8205 京都市左京区田中上柳町14


顯示詳細地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