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

上學趣!京都文化日本語学校、京都芸大学食

這趟旅程的主軸無非是遊學,藉由在地生活體驗全日語環境,進而激發學習效果。
關於這個觀點,我非常贊同。


▲京都文化日本語學校



起先選擇語言學校,我大致的目標很確定,一是絕對要在京都,二是盡可能和藝術相關,因此並沒有猶豫太久。

但不知為何地,網路上此校的就讀心得少之又少,去之前仍稍有疑慮。但回來後轉念一想,也許是滿意得讓大家無意寫心得?總之,在此先花點篇幅簡單介紹這所學校。


▲教室不大,桌椅U型排列,一班約十人左右。老師會用熱情的眼神直接與你交流,直到你回答問題為止噢!

京都文化日本語學校(Kyoto Institute of Culture and Language,簡稱KICL)位於左京,和京都造形藝大(Kyoto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)屬於同個財團。


▲京都造形藝術大學 

搭京都市公車3号沿著東鞍馬口通爬坡直上,路的盡頭便與白川通交會。由於是在白川通的北側,又在T字路口處,我猜這就是站名為「上終町京都造形芸大前」的由來。

搭公車吹冷氣還可欣賞沿途市町風光,但騎單車爬著東鞍馬口通這條大坡,絕對讓你每週333甚至999。好幾個早晨陽光豔好的日子我騎著車在這條路上辛苦奔馳,京都的烈日讓人汗流浹滿背,完全考驗耐力和體力,不僅考驗人,單車性能好不好,騎這一段就知道。每到踩踏板踩到失去意志,真想棄車一旁等那N分鐘來一班的公車。

除了公車、單車上學外,也可以搭路面電車——叡山電車(叡電)到離學校最近(但少說也要步行20分左右)的茶山站,再沿著魔鬼般的東鞍馬口通到校。既然伸頭一刀,縮尾也是一刀,乾脆搭公車,清爽又迅速。

KICL的建物名叫創々館,坐落在白川通旁,白色的現代建築清新脫俗,走過路過不會錯過。以地理位置來說,校坡正對面就是學校附屬的大型停車場,非常大,單車、機車、汽車都配有相當的車位。隔壁是一間可遇不可求的ローソン(LAWSON)百円店,通常我都在這買早餐。雖然招牌寫百円店,但請記住稅入是105円。(今年消費稅就要漲到8%了請繫好安全帶,或是趕快買機票)


  ▲很夢幻的法式麵包店


 ▲超市裡琳琅滿目的啤酒,這樣的酷暑不喝不行

停車場對街還有一間すき家,沒走幾步又一間法式麵包店,再遠些有一間兩層樓LIFE超市,另一頭則有其他三家超市:FRESCO、生鮮館ながむら、マイケル,肩並肩向路人親切地招手,不怕餓肚子,只怕走到腿軟買到手痠,好買好放心。

我自從跟隨朋友逛過LIFE之後就一頭栽進,還沒長什麼廚藝,便先長點肉。在記憶中沒有別家超市更經濟實惠。順帶一提生鮮館排名第二緊接在後,在我住的民宿附近,騎單車約十分鐘也有間生鮮館,應著地利之便,各類蔬食瓜果鮮奶零食都在那兒購買。

雖然KICL的創々館不在藝大校園之中,但緊鄰藝大的好漢坡,可憑KICL的上課證出入藝大的圖書室,也可以在藝大的學食用餐。其他的特色或許大家都知道,不外乎「程度分級,小班教學,老師親切樂於教學,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學習日語的聽說讀寫」……總之學了一個月,走在路上至少也能說「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」流利到被誤認為日本人啦。

(碎念:看來真是無法用三言兩語來表達學校的好,滿分五星我給四星半,這樣是否比較有說服力?)

回來聊聊學生食堂(簡稱學食)。

藝大的學食之大,超乎想像。
印象中曾去過的東大的那間學食位在地下室,也是大得像某加工廠一般。這可能是因為什麼都要用輸送帶傳遞所造成的錯覺。

然而上學食,真的可以歸納出一道SOP。

拿餐盤→選和食/洋食→選主餐菜色→領餐→挑副餐(湯、沙拉、小菜等)→排隊結帳→拿餐具/倒茶水→吃飯→將餐盤放到回收處

東大的學食是透過食券機點餐的,京都造形藝大的學食則是向阿姨們點餐。

記憶沒錯的話一餐大約花費400-500円便可吃個粗飽了。早餐會更便宜些。


▲今日推薦MENU和某餐範例

已經忘記上圖是什麼肉了,這也是學食的普遍記憶:毫無特色,吃過就忘。
嘗過和食如咖哩飯、親子丼、牛/豬丼,洋食如漢堡排,若要問我哪道好吃,只能分辨好吃/不好吃的笨舌如我也無法回答。

但從小著迷於各式少年少女漫畫的我,對於「學生食堂」這四個字簡直無法抗拒。

雖然C大也有七餐、九餐,但漫畫的既定印象實在太深刻,高中時去了東大的學食用餐後久久無法忘懷。若硬是要說學食到底哪裡優秀,台灣的學生餐廳也有親切的叔嬸熱情吆喝啊,套餐也是俗又大碗說不定用的是同個大陸廠生產的托盤呢,但是!日本學食有精美到幾可亂真的食物模型!看了就令人食指大動,在台灣要看這類食模還得到百貨公司地下美食街啊。

現今台灣的學生餐廳大多是向外招商進駐,畢竟術業有專攻,(理論上)優良競爭帶來可以保障的品質。

日本的學生食堂我不清楚作風是否相同,但在食堂工作的姨嬸們給我的感覺是住附近的導護媽媽,主婦兼職來為學生們下廚。餐點很便宜喔!份量很足又多樣喔!至於好不好吃,就別在意這麼多啦。

語言學校的課只有上午半日,下午便自由活動。想用功一下寫個作業,可到圖書室自修。雖然日語老師在開課初日便帶領大家參觀過,但藝大的建築實在很有藝術性格,前往時還是迷路。


▲在穿廊展出工設系學生製作的椅子。挺有趣的。

圖書室相當迷你,只有一層樓。但小歸小,老套一句五臟俱全,各類書籍儘管並不完備,但自修區、沙發區、影音區都有了。還有一處平台上擺放各式文具,如剪刀、膠水、雙面膠等,方便學生利用勞作。值得一提的是,圖書室全面鋪上地毯,無論怎麼走跑趕跳、粗魯地拉椅子都靜悄悄。
坦白說進來晃了一圈是有些失望,但想想藝術實在不是坐在書堆裡就能發展的,經過各個教室參觀種種實作課程,也讓人深有感觸。

這樣的自修座位,很喜歡。一桌一盞檯燈,桌面上還有插座,無論要苦讀還是抱著筆電趕報告,不必走遍各處找尋插座,相當舒適。原先打算留時間到京都大學的圖書館參觀,比較看看日本公私立大學的配置是不是有所不同,但這項工作,就留待下次完成吧。



▲於文末放上餐盤回收處的照片,示範所謂的輸送帶。
整體學食配色都十分青春洋溢,能夠促進食慾。



京都文化日本語学校
〒606-8252
京都市左京区北白川上終町24
Phone:075-722-5066 
Fax:075-722-5067
e-mail:kicl@kca.kyoto-art.ac.jp

地圖資訊:



顯示詳細地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